台灣港店精選推薦|台北篇🚩

台灣港店精選推薦|台北篇🚩

以往去旅行,最怕就係耳邊充斥廣東話,令到異地風情全失。不過近年隨住香港人離散,相信不論係外遊甚至移居,大家都會更想支持同胞喺他鄉嘅努力,就等Mee帶大家睇下香港人喺台灣留低嘅腳毛喇💛


1. 獅鬥 cdou bar 台北港式酒吧

自從「獅鬥」喺有「台灣旺角」之稱嘅西鬥町開業,呢區嘅MK味應該有增無減:港式霓虹燈招牌、仿九龍皇帝嘅書法牆、設計成週刊《飲食男女》樣式嘅餐牌…充滿陀地次文化味道嘅風格,令到香港顧客倍感親切,又令台灣人聯想起紅極一時嘅港產片,勾起佢哋嘅興趣。

而種種盞鬼構思,就嚟自酒吧男主人,本身營運Marketing公司嘅伍號;而要打造西門町首間港式酒吧,味道同樣重要,呢方面就由伍號嘅太太Joey操刀。

例如「咖喱魚蛋」同「牛肉丸」一秒將食客送到香港街頭小販前,口感扎實、 肉汁飽滿、味道鮮甜~仲有「手作蘿蔔糕」,加入港式先會用嘅臘肉、臘腸、蝦米同冬菇,令唔少台灣客人驚艷!

兩公婆用心喺台北重現香港街頭文化,皆因一份執著,懷念過往鐘愛嘅香港,伍號直言「唔會完全成為一個台灣人」,既要接受新文化,同時要宣揚自己嘢。

同好多香港人一樣,伍號與Joey都感覺香港回歸後已不一樣,為了將來生兒育女,他們選擇離開香港,將腦海中曾經自由有活力嘅家鄉帶到另一地方。


2. 叁陸伍貳港式冰室

西門町內又點止一位英雄好漢。「叁陸伍貳港式冰室」嘅年輕老闆Tom曾經喺前線參與抗爭,2020年前赴台灣,一場大火燒毀原先落腳嘅「保護傘」餐廳,之後喺士林夜市巷仔擺檔,捱過學費同生活開支拮据,終於喺3年後擁有小小店面。

店名「叁陸伍貳」意義沉重:3652天,為10年嘅日數,而暴動罪嘅最高刑期,正是10年。Tom雖然避過一劫,並無忘記手足們,而佢自己喺台灣嘅新生活亦一啲都唔易。

Tom到台後唔再聯絡父母,一肩扛起生意同生活,大火後為左開鋪,不得已動用學費營運,一腳踢每日10個鐘打理鋪頭,同時撰寫碩士論文…

幸而Tom嘅努力並無白費,除左自身故事,來台幾年練就嘅廚藝,都深得台灣食客嘅支持。菜單上每款都茶記嘅必嗌之選,沙爹牛通、三眼餐肉飯、乾炒牛河、滑蛋叉燒飯等應有盡有。

為左向台灣人呈現真正「港味」,食材絕唔馬虎,叉燒由在台港人開設嘅臘味店供貨,更不惜喺香港入口余均益辣椒醬。

「叁陸伍貳」喺重重困難之中行過嚟,體現手足永不言敗嘅精神,大家到台灣,都值得專登去支持一下!


3. 細記港式麵包專賣店

除咗街頭小食、茶餐廳,另一種標誌性「港味」,就係我哋嘅傳統麵包。香港人覺得平平無奇嘅早餐,喺台灣人口裡,又別有新鮮滋味。

有著廿年造餅經驗嘅師傅細哥,帶住熱情同手藝移民台北,「細記港式麵包專賣店」嘅出爐唔止台灣人鐘意,甚至有日本blogger都介紹!

港式麵包講究質地鬆軟,容易入口,為此細哥不斷精心改良麵粉糰的發酵,令麵包得出具層次嘅口感。最受當地人歡迎嘅應該就係菠蘿油,細哥手法正宗,加入豬油製造獨特口感,再在菠蘿皮上塗抹蛋汁,在烤烘時自然爆裂開花(台式的多只是在麵糰上壓紋)。

細哥原本喺香港只係打工,朋友都非常反對佢中年創業,但細哥不甘埋沒好身手,決定到台灣一闖放手一搏。佢憑住一支AK47⋯呀唔係,係憑住蛋撻、雞尾包、雞批同沙嗲牛肉包等,去開拓佢嘅夢想,用港式麵包嘅香氣征服台北街巷,亦讓所有離鄉港人搵到一點回憶嘅氣味。


喺台灣仲有好多香港人努力緊,一篇介紹未能盡錄,請大家期待我哋未來更多推介文章

去到台灣,記得支持一下香港人鋪頭💛

分享:

台灣港店精選推薦|台北篇🚩 有 “ 2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