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顏色、咭片舉證,荒謬的《立場》案審訊

雖然早就知道一切都是鬧劇一場,結果亦早已決定,但《立場》案的審訊過程,還是屢屢擦新想像。

例如今天,主控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嘗試用一張卡片,作為《立場》的罪證。

眾所周知,每名《立場》員工,都可以在自己的卡片背後,選擇印上四隻字,《立場》在派發予會員的刊物《立誌》中,刊登了部分員工的卡片字樣,當中有「乘風破浪」、「自主平等」、「擇善固執」等三十個。

伍淑娟先是關注,這些字是否前總編鍾沛權「派」予各同事的,事實當然不是,而是員工自行選擇的,實不相瞞,每次印卡片要思考這四隻字,都是一件頭痛的事。

回到法庭審訊,經過一返番來覆去的追問,我們發現,原來,之前透露自己從來無睇過《立場》的主控,不知道「藝術充權」中的「充權」是甚麼意思,原來,在控方看來,這四個字,是《立場》用以要求各員工「表達立場」。

例如,有人在卡片背後印了「星星之火」,「例如星星之火,令人有聯想」。

聯想甚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不是。

「我當然會諗星火基金啦。」

原來主控眼中,《立場》有一名員工在卡片背頁印上「星星之火」,代表的是「星火基金」,長知識。

似乎在犯人欄的鍾沛權都耐不住這種無限延伸,他反問,在這批卡片中,有人揀了「風林火山」,是否就代表撐警?「我好詫異,點解刑事檢控攞出來的證據是如此薄弱之餘,係加咁多你嘅聯想、猜測,去進行成個檢控過程?」

小小背景資料,有《立場》員工在卡片印了「上善若水」,是否又可以聯想到 be water?還是應該聯想到李小龍,或者《道德經》?又例如「見賢思齊」、「仁者無敵」、「慎言敏行」,都可以有無限聯想,但事實會不會只是因為,這幾名員工的中文名字剛巧有這幾個字?有《立場》員工在卡片背後印了「得閒飲茶」,在控方眼中應作何種聯想?

又例如今日的盤問之中,控方亦提出印了卡片這一頁《立誌》的底色,是黃色。黃喎,仲唔係立場展示?事實是,《立誌》的下一頁是藍色。

其實這類「聯想、猜測」,在整個審訊中屢見不鮮,控方的起訴書中,就多次用了一種手法:例如羅列《立場》在 2020 年 12 月,訪問了「流亡」的許智峯、梁頌恆、羅冠聰,在一星期內接連刊登三篇專訪,「目的不言而喻」。

但無論如何,這些「罪證」已經達到效果,人已拉、門已關,被這些罪證指控的人已經被還押過一年,以至可預期將會被形容為「毫無合理疑點」達致人有罪。

可笑。

ReNews
ReNews

解構新聞、前因後果、當中脈絡,由前《立場新聞》記者創立的一人新聞平台。

分享:

有 “ 3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