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ViuTV只收割短期利益 勢拆自己招牌 📺

ViuTV 最近可謂諸事不順,全城矚目的 MIRROR 首次紅館演唱會,賣飛安排不當引發支持者反彈,「前夫」們率先發難威脅刪除群組,到開 show 前夕,爆出 dancer 受傷,鏡仔聲援,開 show 頭兩日,先是 AK 高台搖晃、再有 Frankie 高處墮下,fans 甚至發起聯署要求關注安全。

有後台人士透露,今次演唱會由入台到綵排只有數天,所以要通宵綵排趕場,連 TECH CHECK 都未完成已經要「踩台」,而今次演唱會升降台多達 38 個,主角是「天團」MIRROR,自然要求又高又多,但仍然有老問題,就是無 budget。

理所當然,又是錢問題。

這亦某程度上是心態問題,毫無疑問,MIRROR 是會生金蛋的雞,但至今為止,Viu 對MIRROR 操作,是壓低成本盡快收割利益,抑或精品化長做長有,更偏向那一方?

又或者換個說法,Viu 目前似乎仍然是尋求短線利益的尋租心態,多於將自身定位為市場主流,進一步鞏固品牌價值。

這要拉到近日接連爆出大災難的劇集。

其實災難再早一點已發生,今年1月,劇集《IT 狗》引起旋風,為 Viu 新一年開了個好頭,但同時拉高了觀眾的期待值,亦為之後的災難舖墊了平台。三月,備受期待的《940920》口碑探底,穿越變了跳掣,最終導演要出 post 致歉;五月底,核彈級的《冥冥之中》播出,刷新了香港觀眾對爛的想像,而當觀眾以為這已是下限,《iSwim》告訴觀眾,下限是要來打破的。

眾所周知,為了控制成本,Viu 的節目不論綜藝或是劇集,很多都是外判製作,而且出手相當低,即使最早爆紅的 《ERROR 自肥企劃》,都不斷自嘲,提醒觀眾他們的預算多可憐、製作有多少限制,節目水平高低幾乎完全視乎外判團隊,能在微薄的預算下變出甚麼戲法,水準自然變化不定;TVB 的流水作業扼殺創意,固然令人深痛惡絕,但其優勢是穩定-即使只是長期穩定在強差人意的水平也好;但 Viu 完全是另一回事,可以有《IT狗》也可以爆出《冥冥之中》,年頭省招牌年中拆招牌,層出不窮。

或許 Viu 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就是其作為純粹的市場挑戰者-即打破 TVB 壟斷的另一個選擇,所有沙石錯誤都可以被包容體諒、輕輕帶過的紅利已近乎燒到盡頭,蜜月期已經過去,隨著 MIRROR 反過來處於領導甚至壟斷地位,觀眾、市民會開始對 Viu 有市場領導者、主流的要求標準。

再簡單點,就是 Viu 作為挑戰歌利亞的大衛光環已消退,其過錯必定會被原諒的好日子已差不多走到盡頭。

Viu 自身是否有這個成為主流的覺悟,還是繼續走萬事皆慳路線,挑戰 fans 和觀眾的忍受程度,且拭目以待。

ReNews
ReNews

解構新聞、前因後果、當中脈絡,由前《立場新聞》記者創立的一人新聞平台。

分享:

發表迴響